当今中国人人都在谈养生,而且都美其名曰“上医治未病谓之养生”。当然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中确有“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”的说法。然而,你真的养生对了么?如果没有搞清楚自己的体质就胡乱养生,其后果可能比不养生更糟糕,因为这叫“吃错药了!”
当代名医陆广莘先生说:“上医治未病之病,谓之养生;中医治欲病之病,谓之保健;下医治已病之病,谓之医疗。”用后现代医学的说法,“上医”属于养生学,“中医”属于保健学,或者叫预防医学,下医才是今天理解的医学。因此,养生是门学问,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的体质如何?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准确养生。
如何才能认识自己的体质秉性呢?在谈认识体质的方法之前,我们首先要认识“体质”的概念。什么是体质?从字面上可以看出,“体质”就是“身体的性质、本质或质地”。现代病理生理学定义是:“体质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,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”。这样一来,体质不是本质,而是一种特征了,实际上指的是人身体的状态而已,可见人们现在大谈特谈的“体质”实际上是指“体态”。
那么,传统中医对体质的概念呢?《黄帝内经》认为,人的体质的形成秉承于先天,得养于后天。人之始生,“以母为基,以父为楯”,父母生殖之精的盈亏盛衰和体质特征决定着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,影响其体质,因此人自出生就存在着个体体质和人群体质特征的差异,正如《灵枢•寿夭刚柔》中所说:“人之生也,有刚有柔,有弱有强,有短有长,有阴有阳”,“形有缓急,气有盛衰,骨有大小,肉有坚脆,皮有厚薄,其以立寿夭”。
也就是说,所谓体质,就是先天的禀赋,与生俱来的。所谓体质,就是先天禀赋所形成的固有特质,“天命之谓性”。
《黄帝内经》不仅对人的体质形成及其表现特征有着比较全面的认识,而且还对人的体质的差异现象进行了探讨。
《黄帝内经》通过对人的形、色、体、态、神诸方面的观察,以“以表知里”、“司外揣内”作为基本研究方法,根据阴阳五行理论、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心理特征等不同的认识角度,对人类的体质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分类。
《黄帝内经•灵枢•通天》根据人体阴阳含量的多少,并结合个体的行为表现、心理性格及生理功能等将人的体质分为5大类,即“多阴而无阳”的“太阴之人”、“多阴少阳”的“少阴之人”、“多阳而少阴”的“太阳之人”、“多阳少阴”的“少阳之人”以及“阴阳之气和”的“阴阳和平之人”。“凡五人者,其态不同,其筋骨气血各不等”。
少阳、太阳、平和、少阴、太阴这5种体质类型的人在形态、功能、心理以及对外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,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体某些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。
在这五种体质类型的基础上,《黄帝内经》又将其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相结合,在《灵枢•阴阳二十五人》中提出了中医最系统而全面的体质分类法。
该篇运用阴阳五行学说,将少阳、太阳、平和、少阴、太阴这5种体质类型划分为“木”、“火”、“土”、“金”、“水”5种基本体质类型。同时又与角、徵、宫、商、羽五音相结合,根据五音太少、阴阳属性等差异,将上述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型中的每一类型再分为5个亚型,即成为“五五二十五”种体质类型,即“阴阳二十五人”。
根据阴阳五行学说,人体禀赋不同的各种体质可归纳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种类型,每一类型又以五音的阴阳属性及左右上下等各分出五类,合为二十五种人。其中木形之人分为上角、大角、左角(少角)、钛角(右角)、判角之人;火形之人分为上徵、质徵(太徵)、少徵、右徵、质判之人;土形之人分为上宫、太宫、加宫、少宫、左宫之人;金形之人分为上商、钛商、右商、左商、少商之人;水形之人分为上羽、大羽、少羽、众之为人、桎之为人五类。
这样一来,我们就可以通过《黄帝内经》的论述,根据人的形态特征、皮肤颜色、生理功能、行为习惯、心理特征、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、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倾向性等各方面的特征,确定自己的体质类型。
然而,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特征和需求,“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,可以知逆顺矣”,进行恰当的调理,使得我们的体态能够处于一种相对平和、稳定的状态,这就是养生。
因此,《黄帝内经》的第一篇《素问•上古天真论》就指出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”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真正养生之道,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也。
源于【荣子贵生说】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
明伦书院——“全国十佳国学教育机构”